古诗文网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金朝: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忍泪离别京门,漫天杨花飞舞,如同飞雪一样。感伤自己离别后又要浪迹天涯。举目望去碧云西畔,纷乱的山峰重重叠叠,独自骑马离去,愁情悲悲切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不见友人啊一日如隔三秋,一寸愁肠啊有千百个愁结。我要问问那高空的明月,本应无恨为何刚刚团圆马上就残缺,但愿人们像月圆时节常常相聚!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 绛云选.我思君处君思我:友谊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第139页
2、 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9:第366页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chóu)(chàng)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pàn),举目乱山重叠。据鞍(ān)归去也,情凄切!
感皇恩: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杨花如雪:形容柳絮飘舞,如同飞雪一样。杨花,即指柳絮。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惆怅:感伤失意的样子。据鞍:骑在马上。凄切:凄凉悲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一日三秋:化用《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形容相思之苦。

参考资料:

1、 常振国 绛云选.我思君处君思我:友谊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第139页
2、 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9:第366页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该词上片写伤别之情,开门见山,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 下片述别后之思,思后之愿,形容离愁之痛,思念之苦。 全词情景相生而又互相交融。这种写法使句句都能扣紧主题,把离情别恨渲染得十分浓厚,收到感人的效果。

  上片写伤别之情。“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开门见山,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忍泪”表明作者对离别的伤心烦乱。“杨花”既指离别在杨花纷飞的三月,又借杨花纷乱喻作者离别心乱如麻的心绪。“惆怅天涯又离别。”一句“又离别”表现“忍泪”、“惆怅”的原因。“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远远望去,要去的碧云西畔,群山层叠,行路艰险。“据鞍归去也,情凄切!”虽离别之心伤,虽路程之艰险,而君命难违,只能“据鞍归去”,凄然而走。

  下片述别后之思,思后之愿。“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既是一种夸张,又形象表现出作者与京友难舍难分的情谊。“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此情此景,作者不禁鼓起勇气责问青天明月:算起来天上应没有可以怨恨的,要不然月亮怎会暂圆而复缺呢?苏东坡有“月有阴睛圆缺”之句,而这里作者用圆、缺对比,以月的圆缺比喻人生聚散。“愿人长似,月圆时节。”月亮无寸艮,暂圆还缺,人生世事更是愁苦。因此作者又对月许愿:愿人生如那月亮长圆的时候,不要再受那离散之苦。一问一愿,把离别时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用前人诗词较多,然而并不令人感觉到是有蹈袭之弊,所借之笔顺手拈来,又别出新意,为我所用,如同己出。

参考资料:

1、 徐寒主编.历代古词鉴赏 下:中国书店,2011.06:第480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忍泪离别京门,漫天杨花飞舞,如同飞雪一样。感伤自己离别后又要浪迹天涯。举目望去碧云西畔,纷乱的山峰重重叠叠,独自骑马离去,愁情悲悲切切。
不见友人啊一日如隔三秋,一寸愁肠啊有千百个愁结。我要问问那高空的明月,本应无恨为何刚刚团圆马上就残缺,但愿人们像月圆时节常常相聚!

注释
感皇恩: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
杨花如雪:形容柳絮飘舞,如同飞雪一样。杨花,即指柳絮。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惆怅:感伤失意的样子。
据鞍:骑在马上。
凄切:凄凉悲切。

赏析

  该词上片写伤别之情,开门见山,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 下片述别后之思,思后之愿,形容离愁之痛,思念之苦。 全词情景相生而又互相交融。这种写法使句句都能扣紧主题,把离情别恨渲染得十分浓厚,收到感人的效果。

  上片写伤别之情。“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开门见山,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忍泪”表明作者对离别的伤心烦乱。“杨花”既指离别在杨花纷飞的三月,又借杨花纷乱喻作者离别心乱如麻的心绪。“惆怅天涯又离别。”一句“又离别”表现“忍泪”、“惆怅”的原因。“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远远望去,要去的碧云西畔,群山层叠,行路艰险。“据鞍归去也,情凄切!”虽离别之心伤,虽路程

创作背景

  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迁汴京(今开封市)。因为战乱,李俊民于贞佑三年(1215)离开京都,为告别亲友而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850页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您喜欢

相送

南北朝: 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新婚别

唐代: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唐代:薛昭蕴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清代: 纳兰性德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唐代: 李贺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