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 陈子昂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我看那神龙的变化无穷,就知它是最高阳气之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成林的岩石多么阴暗壅塞,洞穴深邃无法将它挡住。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古时候的得道成仙之路,确是与那造化合而为一。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玄妙感应并非喑昧识见,有谁能够测知其中奥秘?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世间凡人拘泥于眼见为实,沉湎于酒中嘲笑那丹经真义。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昆仑山上有那美玉仙树,他们怎么才能采到它的花蕊?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míng)密,幽洞无留行。
冥密:阴暗壅塞。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chén)冥。
象识:指表面的认识。象,一作“蒙”。沈冥:指仙道深奥莫测。沈,同“沉”,一作“沦”。

世人拘目见,酣(hān)酒笑丹经。
酣酒:沉湎于酒。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六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看那神龙的变化无穷,就知它是最高阳气之精。
成林的岩石多么阴暗壅塞,洞穴深邃无法将它挡住。
古时候的得道成仙之路,确是与那造化合而为一。
玄妙感应并非喑昧识见,有谁能够测知其中奥秘?
世间凡人拘泥于眼见为实,沉湎于酒中嘲笑那丹经真义。
昆仑山上有那美玉仙树,他们怎么才能采到它的花蕊?

注释
冥密:阴暗壅塞。
象识:指表面的认识。象,一作“蒙”。
沈(chén)冥:指仙道深奥莫测。沈,同“沉”,一作“沦”。
酣酒:沉湎于酒。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六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您喜欢

虎求百兽

两汉: 刘向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赐萧瑀

唐代: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老子·八章

先秦:佚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禅悦二首·其二

清代: 张问陶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