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宋代: 欧阳修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
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
清凉的早晨,山鸡在荒林中啼叫。山峰壁立,落月象倒挂在山腰。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披起农裳,凝视将退的夜色,揽起马缰,便觉得路途艰遥。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当我来时,正值夏初,如今归去,已到秋季。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银河在长空奔泻,好象要飞出中国大地。

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凉风轻轻吹拂衣襟,清晨的寒气消除了睡意。

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
遥念昔日京都的师友,高朋满座,诗酒相邀。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其中有苏、梅二人,是我最畏敬爱慕的同道。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诗文富有纵横的气势,文才互相掩映,名气一般高。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子美的文气更加雄豪,仿佛是大地嘘气,万窍怒号。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有时听凭酒后的狂放,振臂挥洒,波澜壮阔,笔势奇妙。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好象奔驰的千里马。放开四蹄,止不住奔跑。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
字字珠玑,摆满你的面前。无法选择,一个也不忍丢掉。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梅翁的诗文追求清新准确,就象寒泉冲激锐石,清冷峻峭。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他已经写诗三十年,我写诗比他晚了不少。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他的心境虽已苍凉老大,文词却更加清新美妙。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譬如那妖娆的美女,风韵犹存,即使已经半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他的近作尤其古朴瘦硬,很难一下理解,需要反复咀嚼。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像食橄榄,开始有些苦涩,味道越来越好。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
苏诗豪迈,以气势凌驾今古,所有的人只知惊叹称道。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梅诗却被冷落,只有我能理解,正象稀世古物,今天难以卖掉。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苏、梅二人有如一对凤凰,都是百鸟回翔的征兆。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他们正在云间翱翔,羽毛摧折,一生穷愁潦倒。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
怎么才能追随他们比翼长空,终日腾飞,声震九霄?

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为什么苦苦想这些问题,只因新蟹上市,对饮的往事在萦绕。

参考资料:

1、 林冠群,周济夫.欧阳修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24-29

寒鸡号荒林,山壁(bì)月倒挂。
水谷:水谷口,在今河北完县西北。子美:苏舜钦字,开封人。圣俞:梅尧臣字,宣州宣城人。月倒挂:山高,月落时反倒比山还低。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揽辔:揽住马笼头,指乘马。迈:远。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云:语气助词,无实义。素节:秋天。古代五行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素。届:到。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高河:指银河,因在高空,故称。

微风动凉襟(jīn),晓气清余睡。

( miǎn)怀京师友,文酒邈(miǎo)高会。
文酒:饮酒赋诗。邈:遥远。高会:盛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可畏爱:令人敬畏、亲近。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磨盖:相磨相盖,即不相上下之意。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有时肆(sì)(diān)狂,醉墨洒滂(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杀:停顿。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jiǎn)(tài)
柬汰:挑选、淘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shù)寒濑(lài)
石齿:尖峭的石滩。濑:湍急的水。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譬如妖韶(sháo)女,老自有余态。
妖韶:同“妖娆”,娇艳妩媚。

近诗尤古硬,咀(jǔ)(jué)苦难嘬(zuō)
嘬:吃,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lì),举世徒惊骇(hài)
轹:超越,胜。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古货:以珍贵的古代文物喻梅诗。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hé)一摧铩。
羽翮:羽毛。铩:摧残、伤害。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huì)哕。
哕哕:凤鸣声。这里指歌诗唱和。

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胡:为什么。

参考资料:

1、 林冠群,周济夫.欧阳修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24-29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
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全诗四十八句,按内容分为五节。前十句为一节,写题目中的“水谷夜行”作为全诗的引子。首两句写夜班更深起行的感受。首句鸡声惊起,憨、号、荒这些字给人以荒凉冷落的感觉,“山壁月倒挂”写月将落的景色,生动形象,和首句的荒寒相映成趣。三、四句写早行赶路。五、六句回忆初离京师,时值初夏,而现在已届素秋,强调出行之久。这些都为下文怀念京师作垫。同是写将晓的景色,李商隐的“长河渐落晓星沉”是凄丽,而“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则是气势雄浑,境界开阔。九、十两句写天将拂晓,睡意全消,自然引起下文怀友之念。

  “缅怀”二句,诗人由眼前的侵晓夜行想到当日京师的文酒高会,冷落的行旅和热烈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文笔从高会的众宾收缩到诗人所畏爱的苏、梅二人。古人称值得敬佩的朋友为“畏友”。“可畏爱”三字引出下面几节对苏、梅的评论,直贯篇末“双凤凰”的比喻。“篇章”两句总写二人创作之富,声名之高,难分上下。这是总评,为下两节分评起个头。这是第二节。

  第三节专论苏舜钦的才气。《庄子·齐物论》说:“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作则万窍怒号。”“万窍号一噫”就是用《庄子》的语意来表现“气尤雄”的程度,说他作诗的气势,犹如大风陡作,万窍皆鸣。苏舜钦又善写草书。“有时”两句暗用张旭(人称张颠)来夸赞苏舜钦的书法,这也是“气尤雄”的注脚。“譬如”两句写其奔放,这是兼诗和草书说的。“盈前”二句主要写其既多且好,但“难拣汰”三字于赞扬中也略有微词。这一节共八句,表现了一个才气横溢的诗人和草书家的形象,他的酒酣落笔、尽情挥洒的风神令诗人神往。

  第四节十二句专写梅尧臣诗风的古淡,和苏舜钦的雄放恰成对照。梅尧臣比欧阳修大五岁,“梅翁”的称呼既亲切又有尊敬的意味。“事清切”的“事”是动词,表示梅尧臣刻意追求“清切”的境界。次句用流水穿过乱石的形象来比喻“清切”,但不是直说,而说成是“石齿漱寒濑”,就更显生动。这里暗用孙楚“漱石枕流”的典故,而不易使人察觉。“作诗”两句写梅尧臣诗的功力之深(相传梅尧臣日写一诗),又表示了诗人对梅尧臣诗的尊崇之意。“文词”四句写作诗之久,老而不衰。一般人年龄一大,才思往往不如年轻时的敏锐,因而诗的功力虽深,清新之感却逊于当年。而梅尧臣却不然,年龄心意虽然老大(其实这时才四十三岁),但文词反而更加清新。这句的“虽”字,有的版本作“难”,那么可以解释为全心全意作诗,不知老之将至(诗人青春长在)。单从这两句看,“难”字意味还长些,但和下面“譬如”两句接不起来,所以把四句合起来,仍以“虽”字为佳,两句因韵脚而倒装。“譬如”两句从“徐娘半老,丰韵犹存”的典故化出。用“妖娆女”作比喻,带有亲切幽默的味道。“近诗”四句写梅尧臣的诗风从清切到古硬,功力愈深,而一般浅人愈难欣赏。用“食橄榄”为喻,非常贴切,写出梅诗耐人细细琢磨才能欣赏的硬工夫,这是下节“古货今难卖”的伏笔。食橄榄这个比喻被后人沿用来说明一种生涩的诗风,如评黄山谷诗等。把这一节十二句和上节八句对比,看出作者用笔的变化。苏舜钦诗的特点是雄放,作者八句也如同一气喷出。梅尧臣诗“古硬”,别人不易理解,所以作者用十二句分三层来写梅诗的特点,先写作诗之久,叙作者为衬,再用比喻说愈老愈清新,最后特别提到“近诗尤古硬”,表明工夫老到,但“真味”必须细嚼得之,不能失此“古货”(古人不管自己怎么创新,总标榜越古越好)。作者的苦心尤在宣扬梅尧臣诗的高超。这两节是该诗的主要部分,又为最后一节的总结准备了条件。

  最后一节十二句,分三层,“苏豪”四句为第一层,总结前两节的描写。苏舜钦诗虽容易为人欣赏,但用“徒惊骇”三字,也含有对当时舆论的不满。“二子”六句为第二层,对两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赞扬,将他们比作“双凤凰”,推崇备至,但“云烟”二句也表现出对他们的遭遇深感不平。“凤凰”既是祥瑞之物,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但刚一施展才能,立即受到摧抑排摈,两句“一”字紧相呼应,以表现当时世人的妒贤嫉能。在此诗写后不久的九月份,苏舜钦就因向朝廷进奏院祠神祭祀费酒而被小人告讦,贬谪而死。欧阳修在《苏氏文集序》一文里感慨尤深。“安得”二句一方面就“凤凰”的比喻生发,哕哕,本指凤凰的鸣声,这儿即指作诗唱和;另一方面回应篇首“二子可畏爱”的语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表示相思之情不能已,所以作诗寄问,交代题目中的“寄”字。因为诗人独行无友,风尘仆仆,想到当时京师文酒高会的盛况,想到苏舜钦、梅尧臣的诗才,诗人觉得,这时他们可能把酒吟兴正浓,不知道他的相思之苦,所以得寄诗相问。这样和题目中的夜行及第一节正好呼应。这两句总结全诗,略嫌草率,未能达到神完意足的境界,有点美中不足。

  欧阳修在唐代诗人中极为推重韩愈,认为作诗当以韩愈为法。这首五古就是受到了韩愈诗的影响。在诗中写朋友的不同风格,韩愈《醉赠张秘书》说:“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欧阳修此诗就韩愈这种写法开拓得更广阔,把苏舜钦、梅尧臣诗风的特征予以尽情描绘,对社会上对他们的排斥极表不平。诗前的叙事写景简劲利落而语句凝炼,中间的评论形象生动又极富感情。全诗条理脉络清楚紧凑,是欧阳修五古中的一首佳作。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9-121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凉的早晨,山鸡在荒林中啼叫。山峰壁立,落月象倒挂在山腰。
披起农裳,凝视将退的夜色,揽起马缰,便觉得路途艰遥。
当我来时,正值夏初,如今归去,已到秋季。
银河在长空奔泻,好象要飞出中国大地。
凉风轻轻吹拂衣襟,清晨的寒气消除了睡意。

遥念昔日京都的师友,高朋满座,诗酒相邀。
其中有苏、梅二人,是我最畏敬爱慕的同道。
诗文富有纵横的气势,文才互相掩映,名气一般高。

子美的文气更加雄豪,仿佛是大地嘘气,万窍怒号。
有时听凭酒后的狂放,振臂挥洒,波澜壮阔,笔势奇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庆历四年(1044)秋天写的。这年四月他任河北都转运使,巡行辖区,夜间从水谷(今河北省完县西北)出发,独行踽踽,因而想到在京师时的文酒高会,特别是孙舜钦、梅尧臣两人的诗歌风格,写下这首五古,以寄慰好友。

参考资料:

1、 林冠群,周济夫.欧阳修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24-29
2、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9-121

赏析

  全诗四十八句,按内容分为五节。前十句为一节,写题目中的“水谷夜行”作为全诗的引子。首两句写夜班更深起行的感受。首句鸡声惊起,憨、号、荒这些字给人以荒凉冷落的感觉,“山壁月倒挂”写月将落的景色,生动形象,和首句的荒寒相映成趣。三、四句写早行赶路。五、六句回忆初离京师,时值初夏,而现在已届素秋,强调出行之久。这些都为下文怀念京师作垫。同是写将晓的景色,李商隐的“长河渐落晓星沉”是凄丽,而“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则是气势雄浑,境界开阔。九、十两句写天将拂晓,睡意全消,自然引起下文怀友之念。

  “缅怀”二句,诗人由眼前的侵晓夜行想到当日京师的文酒高会,冷落的行旅和热烈的气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您喜欢

上元夫人

唐代: 李白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宋代: 欧阳修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

截竿入城

魏晋:邯郸淳 撰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陌上桑

两汉:乐府诗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喜蚕桑 一作:善蚕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白皙 一作:白晰)

欧阳晔破案

明代: 冯梦龙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