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还陕述怀

唐代: 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啊。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战争的场面如电闪,军情火急,动作迅猛。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满山遍野驻扎了千军万马。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战场如登山一样,指挥也需要灵活。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昨天的战争必将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慨然:长叹的样子。抚长剑:手抚腰间的长剑。济世:济世救民。邀名:争名夺利。

星旂(qí)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星旂、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形容行动迅猛,纪律严明。旂(qí):即“旗”。

遍野屯(tún)万骑,临原驻五营。
遍野:满山遍野。

登山麾(huī)武节,背水纵神兵。
登山、背水:形容地形比较复杂。麾武节、纵神兵:形容战斗指挥比较灵活。

在昔戎(róng)戈动,今来宇宙平。
昔:昨天。平:和平统一。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此诗描写战争场面,抒发时事感慨,充满浩然正气。在艺术表现上,全诗熔议论、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全诗分三层。首联一层:“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诗人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凯旋班师,面对着刚刚得到统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战争的艰辛,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由于前线将士的流血牺牲,赢得统一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中间三联为第二层,分别描述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是全诗核心部分。“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一联写行军场面,“星旌”、“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表现行动迅猛,纪律严明。短短两句十字,把一支军风严明、行动迅速、声势威严的正义之师的雄姿展现在读者眼前。“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一联写驻扎场面,千军万马,漫山遍野。“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一联则写战斗场面,“登山”、“背水”写地形复杂;“麾武节”、“纵神兵”谓指挥灵活。“背水纵神兵”用典,《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这里作者是以大军事家韩信自比。中间短短三联六句,再现一次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从列队行军到扎营驻兵、再到临阵战斗,都写得凝炼而又具体形象。

  末联为第三层,以抒发豪情壮志作结:“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与首联遥相呼应,语义刚毅果绝。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必然会有流血牺牲,但从前的牺牲是为了换来今天的统一。诗人心中不无感慨。

  这首诗是李世民诗歌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全诗充满浩然正气。此诗在艺术表现上,议论、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全诗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是一首优秀的五言短排。其遒健的风格与浮靡的六朝遗风大异其趣。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6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啊。
战争的场面如电闪,军情火急,动作迅猛。
满山遍野驻扎了千军万马。
战场如登山一样,指挥也需要灵活。
昨天的战争必将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

注释
慨然:长叹的样子。
抚长剑:手抚腰间的长剑。
济世:济世救民。
邀名:争名夺利。
星旂、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
纷电举、肃天行:形容行动迅猛,纪律严明。
旂(qí):即“旗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短排是唐朝创建初期,李世民率师平定关东割据势力后,回师关中时所创作。

  隋朝末年,李渊集团在关中(陕西),刘武周在山西,王世充集团在洛阳控制中原,窦建德盘踞在山东、河北一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先平了刘武周,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出函谷关,攻打洛阳,洛阳还没打下来,窦建德就率兵来救,李世民分兵,一部分围洛阳,自己亲率几千骑兵奔虎牢关,当时的情况是李窦双方实力悬殊,但结果是窦建德轻敌冒进,在虎牢关一战大败,窦建德被俘,唐军回军洛阳,王世充投降。这年李世民二十三岁,以劣势兵力击败王窦,体现了卓越的统帅才能,奠定了唐统一天下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6

赏析

  此诗描写战争场面,抒发时事感慨,充满浩然正气。在艺术表现上,全诗熔议论、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全诗分三层。首联一层:“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诗人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凯旋班师,面对着刚刚得到统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战争的艰辛,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由于前线将士的流血牺牲,赢得统一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中间三联为第二层,分别描述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猜您喜欢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贻 一作:饴)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从军诗五首·其一

两汉: 王粲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唐代: 高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吊万人冢

唐代: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代: 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