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代: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昼出耘(yún)田夜绩(jì)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未解供耕(gēng)织,也傍(bàng)(sāng)阴学种瓜。
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近。阴:树荫。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简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您喜欢

人之初

宋代: 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望洞庭

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望庐山瀑布

唐代: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池上

唐代: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